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 县委班子内部依然保持着一派和谐。在干部任免上,不论是许哲茂想要任免的干部,还是林方政要动的干部,只要提前互相通气,都能做到充分尊重对方意见。一切还算平稳,至少没有明显互相掣肘的行为。
让林方政略微奇怪的是,吴华行这个人举动有些让人琢磨不透。
按理来说,他是黄英典的人,黄也找自己谈了话,他应该是积极向自己靠拢才是。
可这个吴华行,半个多月来,一直和自己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正常同志关系,没有流露出丝毫同盟的亲密态度。
甚至于跑许哲茂那里更勤快,凡有人事动议,也都先去听一听许哲茂的意见。
这让林方政有时产生错觉,吴华行究竟是不是黄英典的人?为什么会有这般反常行径?
不过他也没点破,已经答应农俊能不再查许哲茂的底细了,自己还着什么急啊。要着急也该是黄英典。
12月10日,林方政循例开展接访日活动。
由于是年末,许哲茂和林方政事情都多,所以这次接访活动干脆两位领导共同出面了。
说实话,自从林方政建立了这个定期接访制度后,朗新的信访结案率一路高升,矛盾也减少了许多。
足以证明,很多事情并非解决不了,还是要看领导重不重视。之所以之前一直积压着无法解决,大部分还是来自于下面的人不负责。
也怨不得他们,有些信访事项,他们确实拍不了板。而且在这个体制下,向来是报喜不报忧的,事情没闹到一定程度,他们的第一选择只会是拖延、压制。
换位思考,你是一个镇党委书记,现在镇里有个群众一直上访,但这个问题你确实没办法解决,交给县里解决呢又要财政出钱。特别是这个问题如果不是客观原因造成的,而是由于镇里处置不当产生出来的问题,就更不要推给县里了。
在这种情况下,你肯定不愿意把这事捅到县里去,被县领导批评责怪,影响自己在领导那里的形象,给升迁造成麻烦。那就只能是拖,嘴上说着解决,实际没有一点动作。等拖个几年,自己高升或调动了,也就把这个包袱甩开了。
但矛盾一直在那里,拖来拖去只会把矛盾加深,最后变成一个尖锐问题惹出大麻烦。
很多群众就因为多年维权不成,走上了极端之路,报复社会。
但如果县领导主动接访,就能把这个案子早点暴露出来,也就能通过县里想办法早点解决,自然矛盾就不存在了。
有些老上访户提前打探到今天是书记县长接访日,都蜂拥了过来,今天的接访大厅显得格外热闹。
不过许、林二人时间有限,只能当场处理三个案子。
在处理掉两个案子后,第三个案子的上访户登场了。
接访室内进来三个人,其中一人居然穿着法院制服。
经过交谈,林方政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,也不禁生气起来。
事情是这样的,上访户是朗林乡瑶寨的一个村民,长年在外面打工。因为前段时间在搞旅游治理,为了把主要观光小巷两旁的村居整洁。他们家的房屋被“强拆”了。
为什么强拆要打引号呢?因为这个强拆有些让人哭笑不得。这个村民在村里只有一个年迈的老母,早年因为自己成家分了出来,另外拿了一块宅基地,修建了一处两层土砖木头混合房,然后带着老婆孩子出去打工了。
他们一年只是过年回一次,自己修建的房子长年没人居住,也就干脆只住在母亲家里过年。前几年,一直没人住的房子,自然是年久失修,在一次暴雨中倒塌了。他们想着反正不住,就没再修葺,扔在那里没管,就当拿房屋残骸占着一块地了。
今年要搞旅游质量治理提升,村委会就责令他要么回来把房子重新修好,要么就由村委会全部拆掉,村里再给他重新找块地。
他们肯定是不愿意修的,本来就没人住,花这个冤枉钱干什么,况且按照现在旅游治理的标准,可不能再简单修个土砖房,得按统一规划修成具有瑶族风情的建筑,那成本就更高了。
人都是逐利的,哪怕是自己倒塌的房子,也不能让村委会白白给拆了,得要点钱才行。
于是他们张口就向村里要价五十万。
这样的无理取闹,村里肯定不会答应,两边就闹了矛盾。
乡里因为林方政定的时间节点,怕到时间完不成任务挨板子。于是限定村委会十一月中旬前必须解决到位!
在层层压力之下,村委会一狠心,开个会就决定趁着户主不在家,给他强拆了。
这就一下子把矛盾给激化了。这个村民立刻赶了回来,要求村委会赔偿。
两边商量不成,村民一纸诉状把村委会告上了法院。
这个时候村委会也自知理亏,不想把事情闹大,在经乡里同意后,提出愿意赔十万块钱。但这个村民占着理,寸步不让,硬是要五十万。眼见法院调解一直没结果,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今天书记县长接访,就跑过来上访了。
许哲茂听完前因后果,当时就怒了,指着那个村支部书记的鼻子就骂:“你脑子进水了!什么年代了还在搞强拆那一套!”
村书记很委屈:“他迟迟不肯自己拆,乡里又催得紧,我们也不想因为他一个人耽误旅游发展……”
“催得再紧,旅游再重要,你也不能强拆!你他娘的一个村委会有什么权力强拆!”许哲茂气得骂出了脏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