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念春娇 > 第173章 猜测

我的书架

第173章 猜测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谢瑾一看她这样子,立时便气乐了。
“行了,知道你法子多,说说看,今日都是自家人,也没有什么好避讳的。早日解决这个问题,也省得户部那边天天出一些个馊主意。”
谢初夏叹气:“大伯,您是吏部尚书,怎么还操心户部呢?”
谢瑾脸一沉:“六部皆为一体,都是为了朝廷办事。如今圣人在为人口烦忧,咱们总不能就这样干坐着看热闹!”
文帝在位时,有几年是人口激增的,只不过后来又慢慢地降了下去。
到景帝继位后,这人口增长还算是稳定,只是数量并不多。
如今眼看着大雍的版图在扩大,可是人口跟不上,这就是个大问题了。
谢初夏窥一斑而知全豹,圣人在这个时候头疼人口之事,显然是在为以后做准备。
圣人明显是有计划的,而且可能不止一个短期计划,想到今年对南诏发起的攻击,谢初夏突然意识到,自己之前对圣人的了解,几乎可以说是太过于片面、肤浅了。
这一刻,谢初夏意识到,自己因为和圣人的相识相交都过于平民化,所以才会导致她用看待其它郎君那样去评判圣人,而实际上,圣人的心思之深,远非她所能及。
想明白了这些,谢初夏突然心口一松,这样也好,先前自己提的那些事,果然都是圣人当真需要的,也是他故意旁敲侧击在自己这里打探的。
一时间,谢初夏也不知该是哭是笑了。
能被圣人这般利用,估计她也是第一人了。
谢修远扭头看了一眼正在发呆的谢初夏,担忧道:“妹妹?”
“刘邦在位时期为了扩充人口,朝廷规定:十五岁女性必须嫁人,否则超过十五岁,每月多收一百三十钱的税收。而女子只要生育,家庭就能免掉两年的赋税。汉惠帝登基后,汉朝局势逐渐稳定,汉惠帝曾下诏书,要求女性在十五至三十岁之间必须出嫁,如果不嫁人,就要缴纳六算人头税。”
谢五郎不懂这个,直接就问:“何谓六算人头税?”
“六算人头税到底有多少?在当时来说,一算为一百二十钱,六算为七百二十钱。折合当时粮食均价,六算可以买七八石粮食,这可是一个人一年的所有口粮。在汉朝,如果女性不嫁人,这一年的粮食可就没有了。你说狠不狠?”
谢五郎惊讶得嘴巴大张,眨眨眼道:“这,这其实就相当于强制婚配吧?”
“对,这种强制婚配的法子比较委婉,最起码不会像那位提出强制婚配的大臣那么傻。”
噗!
谢五郎乐了,然后竖起大拇指:“柳柳说的对,那个提出强制婚配的的确是个傻子。但凡他跟妹妹一样多读一些史书,也该知道即便是强制婚配,也得讲究个策略。”
这话惹得其它几人也都乐了,这样理直气壮地嘲笑朝臣,好像也蛮有意思的。
“柳柳的话都听明白了吧?重点不在于强制婚配,而在于生育。”
谢修文点头,“父亲说的没错,普通老百姓若是能免两年的赋税,那可是相当可观的。”
谢修远也点头:“其实大雍建国后,太祖皇帝便一直致力于此,只是如今不过短短几十年,且中间又有十多年的边关战乱,所以人口增长明显是未曾成为优势。但是自圣人登基后,便一直鼓励女子婚育,无论是寡妇再嫁,还是对于适龄不嫁的女娘缴罚资的政策,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。”
谢初夏此时想到一句话,直接便说出来:“人们常说多子多福,既然如此,何不劝谏圣人,多给老百姓一些福利?”
谢瑾表情严肃了许多,这可不是说着玩的。
“此事还是再说吧,如今国库倒是丰盈,可一旦是全国推行你所说的福利,怕是户部那里就要头一个跳出来了。”
谢初夏笑道:“大伯不必忧心,减免两年赋税也不过是只针对于有新生儿的人家,而且这政策又非一朝一夕,总得是适龄的男女方能成婚生子,如此错落开,也不会给朝廷带来太大的压力。”
谢瑾点头,这倒也是。
“那你所说的福利?”
“比如说上京道,那里地多人稀,圣人完全可以慷慨大方些,将一些田地赏赐给多子多孙的人家,如此,方可起到鼓励民间多生多育。”
谢瑾眼神一动,还真有几分道理。
不必全都封赏,多子多孙者可以赏赐一些田地,这对于他们而言,那绝对是天大的恩赏。
而对于朝廷而言,那些土地在那里荒着也是荒着,干脆就赏赐给百姓,这于他们自然是天大的好事。
大雍律,荒地是可免三年赋税的。
也就是说,只要百姓勤快一些,这三年能得到的好处,绝对不可小觑。
“不错,因地制宜。柳柳果然聪慧。”
谢初夏回到浅水苑,脑子里还在琢磨着东北边的高句丽。
这几年高句丽看似安分,实际上却是心高气傲,便是连过来朝拜帝王都颇为敷衍。
如今大雍大胜南诏,圣人的雄心再度被挑起,看来用不了多久,就会对高句丽出兵了。
谢初夏不是好战分子,但是她十分支持圣人对高句丽用兵。
高句丽也不过就是一边隅小国,一边向大雍皇帝称臣请安,换来一些大雍的赏赐;另一边又总是磨刀霍霍,盯着他们上京道的良田。
这些人,贪婪无耻,绝对不是真心归顺大雍的。
谢初夏叹气,可惜自己是一介女娘,又手无缚鸡之力,要不然,她还真想着到边关去怒骂高句丽一番。
太讨人嫌了!
高句丽虽然国不大,但是兵力不弱,而且高句丽国的等级森严,若是生而为平民,基本上这一生就没有了其它指望。
高句丽可没有科举入仕这样的路子改变门庭,唯一的一条出路,便是在战场上立下军功。
而且北方天气寒冷,大雍也曾出征高句丽,只是无法适应那边的极寒天气,所以只能在冬季时避其锋芒。
谢初夏的眼中闪过一抹恨意,她的父亲谢宁,便是死在了与高句丽的战争中,她怎能不恨?
sitemap